欢迎来到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咨询热线 4001181633  18037166454
简体中文

常见问题解答

  • Q 感应加热炉的节能五大途经

    A
    感应加热炉的节能五大途经
    感应加热炉加热升温速度快,时间短,节能与环保的优势体现了以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能耗高、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与设备,但节能方面主要体现在感应器就应有较高的热效率与电效率、以下有五个途径实现节能降耗:
    一、正确选择电流频率
    中频感应炉正确选择电流频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会直接影响到感应器的热效率与毛坯的加热效率。如果选择电流频率过高,会延长加热时间,热损失增加,热效率降低,加热效率也降低致使变频设为费用增大。
    二、提高感应器的端电压
    提高感应器端电压,会增加感应线圈的匝数,从而降低了感应线圈上的电流,减少功率损失,从而提高了感应器的效率。提高感应器的端电压是加热节能较好的办法。尽量避免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感应加热方式。
    三、正确选用感应线圈的电流密度
    选择感应红线圈的密度大,功率损失会加大,感应器的电效率降低,所以感应线圈纯铜管的截面尺寸决定于感应线圈匝数与感应器几何尺寸。
    四、选择好的中频感应炉隔热和耐热材料
    感应圈内衬有隔热层和耐热层,绝热性好的材料,会有一定的厚度,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减少毛坯传热损失,从而提高了感应器的效率。
    五、充分利用感应器的冷却水
    冷却感应器的自来水应该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而且冷却后的水还具有一定的温度,可以作为别的应用。
  • Q 电磁加热器温度异常怎么办?

    A
    电磁加热器温度异常怎么办?
       科创电磁加热器:随着电磁加热器的环保节能解热高效的优势,很多工业都改装了电磁加热器,但是对于电磁加热器的初期使用难免会出现一些因操作不熟练导致一些异常问题,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使用电磁加热器温度异常的处理方法!
    电磁加热器
    1、电磁加热器装置后温度不达标处理方法1
    当为注塑机类似小功率时,安装电磁加热器后有些机器温度总是差一点点。当把功率换原来还大后还是这样。有时总让人摸不着头脑,大多数不是功率安装小的原因的,这是由于原来机器中的温控制器输出的PID运算方法引起的,启动信号很短,电磁加热器都还没有来得及工作,又断了。所以电磁加热器大多数时间处理停止状态,没有加热。这时我们可以调节机器中的断开延时工作时间,来达到温度要求。注意,不能调节太大。否则可能会超温。
    2、电磁加热器装置后温度不达标处理方法2
    当造粒机类似大功率时,安装电磁加热器后,温度总达不到。电磁加热器也一直工作,电流也正常,但温度总上不去。一般情况是功率不够大。可以加大实际功率来实现。要是确定实际功率不小了,这是由炮筒的材料引起的,不同材质的在不同的工作频率时吸收热量也不同。应该尝试增加谐振电容容量,让Q值增加,提高线圈高频电流。可以使炮筒内外温度均匀来达到提高炮筒的温度。条件允话的话,可以换掉炮筒试试。
    3、电磁加热器装置后发现温度超温怎样处理?
    这种现象大多为注塑机, 注塑机装置的电磁加热器数量比较多,搅扰也比较严重,有时候发现温度显现乱跳,温度不稳守时,能够选用几种办法测验:第一,热电偶接头两头能够并一个102P瓷片电容以消除高频搅扰。第二,检查一下炮筒接地是不是杰出?测验炮筒强行接地处理。第三,能够把线圈远离一下热电偶,减小搅扰。第四,测验一下用高温布把热电偶包住,让它不要与炮筒触摸。第五,测验换一条新的热电偶。第六,测验一下注塑机操控电脑中心加一个Pai型虑波器,减小电源搅扰。
    以上分享的是在使用电磁加热器过程中温度出现异常的处理方法,电磁加热器的环保节能高效率的优势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电磁加热器在工业使用领域中将会越来越广!
  • Q 碳钢的回火过程

    A
    碳钢的回火过程
    淬火碳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对于各种钢来说都有代表性。回火过程包括马氏体分解,碳化物的析出、转化、聚集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残留奥氏体分解等四类反应。低、中碳钢回火过程中的转变示意地归纳在图1中。根据它们的反应温度,可描述为相互交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回火(250℃以下) 马氏体在室温是不稳定的,填隙的碳原子可以在马氏体内进行缓慢的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碳偏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开始分解,在中、高碳钢中沉淀出ε-碳化物(图2),马氏体的正方度减小。高碳钢在 50~100℃回火后观察到的硬度增高现象,就是由于ε-碳化物在马氏体中产生沉淀硬化的结果(见脱溶)。ε-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呈狭条状或细棒状,和基体有一定的取向关系。初生的 ε-碳化物很可能和基体保持共格。在250℃回火后,马氏体内仍保持含碳约0.25%。含碳低于 0.2%的马氏体在200℃以下回火时不发生ε-碳化物沉淀,只有碳的偏聚,而在更高的温度回火则直接分解出渗碳体。
    第二阶段回火(200~300℃)  残留奥氏体转变。回火到200~300℃的温度范围,淬火钢中原来没有完全转变的残留奥氏体,此时将会发生分解,形成贝氏体组织。在中碳和高碳钢中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含碳低于 0.4%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残留奥氏体量很少,所以这一转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阶段回火(200~350℃) 马氏体分解完成,正方度消失。ε-碳化物转化为渗碳体 (Fe3C)。这一转化是通过 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重新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最初形成的渗碳体和基体保持严格的取向关系。渗碳体往往在ε-碳化物和基体的界面上、马氏体界面上、高碳马氏体片中的孪晶界上和原始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核(图3)。形成的渗碳体开始时呈薄膜状,然后逐渐球化成为颗粒状的Fe3C。
    第四阶段回火(350~700℃) 渗碳体球化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渗碳体从400℃开始球化,600℃以后发生集聚性长大。过程进行中,较小的渗碳体颗粒溶于基体,而将碳输送给选择生长的较大颗粒。位于马氏体晶界和原始奥氏体晶粒间界上的碳化物颗粒球化和长大的速度最快,因为在这些区域扩散容易得多。
    铁素体在350~600℃发生回复过程。此时在低碳和中碳钢中,板条马氏体的板条内和板条界上的位错通过合并和重新排列,使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并形成和原马氏体内板条束密切关联的长条状铁素体晶粒。原始马氏体板条界可保持稳定到600℃;在高碳钢中,针状马氏体内孪晶消失而形成的铁素体,此时也仍然保持其针状形貌。在600~700℃间铁素体内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此后,Fe3C颗粒不断变粗,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
  • Q 如何选择正火和退火

    A
    退火与正火属于同一类型热处理。在实际生产中,退火与正火的选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从切削加工性考虑
    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包括硬度、切屑脆性、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对刀具的磨损等。一般说来,金属的硬度在170-230HBW范围内,切削性能较好。硬度过高,不但难以加工,而且使刀具很快磨损;硬度过低,切削时易造成粘刀及切屑缠绕,降低刀其寿命,且切削表面粗糙。在一般生产中,低,中碳结构钢以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较为合适,高碳结构钢(如轴承钢)和工具钢则以退火(球化退火)为好。对于合金钢,由于含有合金元素,钢的硬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中碳以上的合金钢常选用退火。
    2.从使用性能考虑
    如果对钢件的性能要求不太高,可采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但如果零件尺寸较大或形状较复杂,正火有可能使零件产生较大的残余力或变形、开裂,这时应选择退火对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必频进行淬火+回火最终热处理零件,从减少变形和开裂的倾向性来说、预备热处理应选用退火。
    3.从经济上考虑
    正火比退火生产周期短,且操作简便。放在可能条件下,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优先考虑以正火代替退火。
  • Q 碳钢的回火过程

    A
    碳钢的回火过程
    淬火碳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对于各种钢来说都有代表性。回火过程包括马氏体分解,碳化物的析出、转化、聚集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残留奥氏体分解等四类反应。低、中碳钢回火过程中的转变示意地归纳在图1中。根据它们的反应温度,可描述为相互交叠的四个阶段。
    NO1阶段回火(250℃以下) 马氏体在室温是不稳定的,填隙的碳原子可以在马氏体内进行缓慢的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碳偏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开始分解,在中、高碳钢中沉淀出ε-碳化物(图2),马氏体的正方度减小。高碳钢在 50~100℃回火后观察到的硬度增高现象,就是由于ε-碳化物在马氏体中产生沉淀硬化的结果(见脱溶)。ε-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呈狭条状或细棒状,和基体有一定的取向关系。初生的 ε-碳化物很可能和基体保持共格。在250℃回火后,马氏体内仍保持含碳约0.25%。含碳低于 0.2%的马氏体在200℃以下回火时不发生ε-碳化物沉淀,只有碳的偏聚,而在更高的温度回火则直接分解出渗碳体。
    第二阶段回火(200~300℃)  残留奥氏体转变。回火到200~300℃的温度范围,淬火钢中原来没有完全转变的残留奥氏体,此时将会发生分解,形成贝氏体组织。在中碳和高碳钢中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含碳低于 0.4%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残留奥氏体量很少,所以这一转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阶段回火(200~350℃) 马氏体分解完成,正方度消失。ε-碳化物转化为渗碳体 (Fe3C)。这一转化是通过 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重新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最初形成的渗碳体和基体保持严格的取向关系。渗碳体往往在ε-碳化物和基体的界面上、马氏体界面上、高碳马氏体片中的孪晶界上和原始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核(图3)。形成的渗碳体开始时呈薄膜状,然后逐渐球化成为颗粒状的Fe3C。
    第四阶段回火(350~700℃) 渗碳体球化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渗碳体从400℃开始球化,600℃以后发生集聚性长大。过程进行中,较小的渗碳体颗粒溶于基体,而将碳输送给选择生长的较大颗粒。位于马氏体晶界和原始奥氏体晶粒间界上的碳化物颗粒球化和长大的速度最快,因为在这些区域扩散容易得多。
    铁素体在350~600℃发生回复过程。此时在低碳和中碳钢中,板条马氏体的板条内和板条界上的位错通过合并和重新排列,使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并形成和原马氏体内板条束密切关联的长条状铁素体晶粒。原始马氏体板条界可保持稳定到600℃;在高碳钢中,针状马氏体内孪晶消失而形成的铁素体,此时也仍然保持其针状形貌。在600~700℃间铁素体内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此后,Fe3C颗粒不断变粗,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
  • Q 退火和回火的应用

    A

    退火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冷却速度最慢),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使用感应加热代替气体或加热炉进行预热具有多项优点。热传导能够直接进行,这将减少热损失和能量损耗,增加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同时,可以对热量进行精确控制,这样可以降低焊接时的温度,从而降低冷却速度。另外,还有利于减少冷裂和淬硬的风险,使用感应加热,您无需再面对热气逼人的火焰,从而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散热系统的需求,降低火灾危险。
  • Q 碳钢的回火过程

    A
    碳钢的回火过程
    淬火碳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对于各种钢来说都有代表性。回火过程包括马氏体分解,碳化物的析出、转化、聚集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残留奥氏体分解等四类反应。低、中碳钢回火过程中的转变示意地归纳在图1中。根据它们的反应温度,可描述为相互交叠的四个阶段。
    NO1阶段回火(250℃以下) 马氏体在室温是不稳定的,填隙的碳原子可以在马氏体内进行缓慢的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碳偏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开始分解,在中、高碳钢中沉淀出ε-碳化物(图2),马氏体的正方度减小。高碳钢在 50~100℃回火后观察到的硬度增高现象,就是由于ε-碳化物在马氏体中产生沉淀硬化的结果(见脱溶)。ε-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呈狭条状或细棒状,和基体有一定的取向关系。初生的 ε-碳化物很可能和基体保持共格。在250℃回火后,马氏体内仍保持含碳约0.25%。含碳低于 0.2%的马氏体在200℃以下回火时不发生ε-碳化物沉淀,只有碳的偏聚,而在更高的温度回火则直接分解出渗碳体。
    第二阶段回火(200~300℃)  残留奥氏体转变。回火到200~300℃的温度范围,淬火钢中原来没有完全转变的残留奥氏体,此时将会发生分解,形成贝氏体组织。在中碳和高碳钢中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含碳低于 0.4%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残留奥氏体量很少,所以这一转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阶段回火(200~350℃) 马氏体分解完成,正方度消失。ε-碳化物转化为渗碳体 (Fe3C)。这一转化是通过 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重新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最初形成的渗碳体和基体保持严格的取向关系。渗碳体往往在ε-碳化物和基体的界面上、马氏体界面上、高碳马氏体片中的孪晶界上和原始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核(图3)。形成的渗碳体开始时呈薄膜状,然后逐渐球化成为颗粒状的Fe3C。
    第四阶段回火(350~700℃) 渗碳体球化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渗碳体从400℃开始球化,600℃以后发生集聚性长大。过程进行中,较小的渗碳体颗粒溶于基体,而将碳输送给选择生长的较大颗粒。位于马氏体晶界和原始奥氏体晶粒间界上的碳化物颗粒球化和长大的速度最快,因为在这些区域扩散容易得多。
    铁素体在350~600℃发生回复过程。此时在低碳和中碳钢中,板条马氏体的板条内和板条界上的位错通过合并和重新排列,使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并形成和原马氏体内板条束密切关联的长条状铁素体晶粒。原始马氏体板条界可保持稳定到600℃;在高碳钢中,针状马氏体内孪晶消失而形成的铁素体,此时也仍然保持其针状形貌。在600~700℃间铁素体内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此后,Fe3C颗粒不断变粗,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
  • Q 科创淬火机床的特点

    A

    机床只承受电磁感应,不承受切削负载,因此,它基本上是空载运行。主轴传动所需功率小,但空载行程要求快速,以减少机动时间,提高生产率。

    机床与感应器、母线、变压器相邻近部分,因受高、中频电磁场的作用,因此要求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应选用非金属或非磁性材料制造。金属构架临近电磁场的,要制造成开路结构,防止产生涡流而发热。

    防锈与防溅结构。凡淬火液能溅到的导轨、导柱、托架、床身框架等部件,均应考虑防锈或防溅措施。因此,淬火机床的零部件,采用不锈钢、铝合金、青铜、塑胶材料制造的较多,防护套、防溅玻璃门等是不可或缺的。

     
  • Q 碳钢的回火过程

    A
    碳钢的回火过程
    淬火碳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对于各种钢来说都有代表性。回火过程包括马氏体分解,碳化物的析出、转化、聚集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残留奥氏体分解等四类反应。低、中碳钢回火过程中的转变示意地归纳在图1中。根据它们的反应温度,可描述为相互交叠的四个阶段。
    NO1阶段回火(250℃以下) 马氏体在室温是不稳定的,填隙的碳原子可以在马氏体内进行缓慢的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碳偏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开始分解,在中、高碳钢中沉淀出ε-碳化物(图2),马氏体的正方度减小。高碳钢在 50~100℃回火后观察到的硬度增高现象,就是由于ε-碳化物在马氏体中产生沉淀硬化的结果(见脱溶)。ε-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呈狭条状或细棒状,和基体有一定的取向关系。初生的 ε-碳化物很可能和基体保持共格。在250℃回火后,马氏体内仍保持含碳约0.25%。含碳低于 0.2%的马氏体在200℃以下回火时不发生ε-碳化物沉淀,只有碳的偏聚,而在更高的温度回火则直接分解出渗碳体。
    第二阶段回火(200~300℃)  残留奥氏体转变。回火到200~300℃的温度范围,淬火钢中原来没有完全转变的残留奥氏体,此时将会发生分解,形成贝氏体组织。在中碳和高碳钢中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含碳低于 0.4%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残留奥氏体量很少,所以这一转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阶段回火(200~350℃) 马氏体分解完成,正方度消失。ε-碳化物转化为渗碳体 (Fe3C)。这一转化是通过 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重新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最初形成的渗碳体和基体保持严格的取向关系。渗碳体往往在ε-碳化物和基体的界面上、马氏体界面上、高碳马氏体片中的孪晶界上和原始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核(图3)。形成的渗碳体开始时呈薄膜状,然后逐渐球化成为颗粒状的Fe3C。
    第四阶段回火(350~700℃) 渗碳体球化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渗碳体从400℃开始球化,600℃以后发生集聚性长大。过程进行中,较小的渗碳体颗粒溶于基体,而将碳输送给选择生长的较大颗粒。位于马氏体晶界和原始奥氏体晶粒间界上的碳化物颗粒球化和长大的速度最快,因为在这些区域扩散容易得多。
    铁素体在350~600℃发生回复过程。此时在低碳和中碳钢中,板条马氏体的板条内和板条界上的位错通过合并和重新排列,使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并形成和原马氏体内板条束密切关联的长条状铁素体晶粒。原始马氏体板条界可保持稳定到600℃;在高碳钢中,针状马氏体内孪晶消失而形成的铁素体,此时也仍然保持其针状形貌。在600~700℃间铁素体内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此后,Fe3C颗粒不断变粗,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
  • Q 如何选择正火和退货

    A
    退火与正火属于同一类型热处理。在实际生产中,退火与正火的选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从切削加工性考虑
    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包括硬度、切屑脆性、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对刀具的磨损等。一般说来,金属的硬度在170-230HBW范围内,切削性能较好。硬度过高,不但难以加工,而且使刀具很快磨损;硬度过低,切削时易造成粘刀及切屑缠绕,降低刀其寿命,且切削表面粗糙。在一般生产中,低,中碳结构钢以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较为合适,高碳结构钢(如轴承钢)和工具钢则以退火(球化退火)为好。对于合金钢,由于含有合金元素,钢的硬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中碳以上的合金钢常选用退火。
    2.从使用性能考虑
    如果对钢件的性能要求不太高,可采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但如果零件尺寸较大或形状较复杂,正火有可能使零件产生较大的残余力或变形、开裂,这时应选择退火对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必频进行淬火+回火最终热处理零件,从减少变形和开裂的倾向性来说、预备热处理应选用退火。
    3.从经济上考虑
    正火比退火生产周期短,且操作简便。放在可能条件下,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优先考虑以正火代替退火。
  • Q 科创淬火机床的特点

    A

    机床只承受电磁感应,不承受切削负载,因此,它基本上是空载运行。主轴传动所需功率小,但空载行程要求快速,以减少机动时间,提高生产率。

    机床与感应器、母线、变压器相邻近部分,因受高、中频电磁场的作用,因此要求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应选用非金属或非磁性材料制造。金属构架临近电磁场的,要制造成开路结构,防止产生涡流而发热。

    防锈与防溅结构。凡淬火液能溅到的导轨、导柱、托架、床身框架等部件,均应考虑防锈或防溅措施。因此,淬火机床的零部件,采用不锈钢、铝合金、青铜、塑胶材料制造的较多,防护套、防溅玻璃门等是不可或缺的。

     
  • Q 感应加热设备的节能五大途经

    A
    感应加热炉的节能五大途经
    感应加热炉加热升温速度快,时间短,节能与环保的优势体现了以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能耗高、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与设备,但节能方面主要体现在感应器就应有较高的热效率与电效率、以下有五个途径实现节能降耗:
    一、正确选择电流频率
    中频感应炉正确选择电流频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会直接影响到感应器的热效率与毛坯的加热效率。如果选择电流频率过高,会延长加热时间,热损失增加,热效率降低,加热效率也降低致使变频设为费用增大。
    二、提高感应器的端电压
    提高感应器端电压,会增加感应线圈的匝数,从而降低了感应线圈上的电流,减少功率损失,从而提高了感应器的效率。提高感应器的端电压是加热节能较好的办法。尽量避免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感应加热方式。
    三、正确选用感应线圈的电流密度
    选择感应红线圈的密度大,功率损失会加大,感应器的电效率降低,所以感应线圈纯铜管的截面尺寸决定于感应线圈匝数与感应器几何尺寸。
    四、选择好的中频感应炉隔热和耐热材料
    感应圈内衬有隔热层和耐热层,绝热性好的材料,会有一定的厚度,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减少毛坯传热损失,从而提高了感应器的效率。
    五、充分利用感应器的冷却水
    冷却感应器的自来水应该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而且冷却后的水还具有一定的温度,可以作为别的应用。
  • Q 碳钢的回火过程

    A
    碳钢的回火过程
    淬火碳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对于各种钢来说都有代表性。回火过程包括马氏体分解,碳化物的析出、转化、聚集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残留奥氏体分解等四类反应。低、中碳钢回火过程中的转变示意地归纳在图1中。根据它们的反应温度,可描述为相互交叠的四个阶段。
    NO1阶段回火(250℃以下) 马氏体在室温是不稳定的,填隙的碳原子可以在马氏体内进行缓慢的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碳偏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开始分解,在中、高碳钢中沉淀出ε-碳化物(图2),马氏体的正方度减小。高碳钢在 50~100℃回火后观察到的硬度增高现象,就是由于ε-碳化物在马氏体中产生沉淀硬化的结果(见脱溶)。ε-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呈狭条状或细棒状,和基体有一定的取向关系。初生的 ε-碳化物很可能和基体保持共格。在250℃回火后,马氏体内仍保持含碳约0.25%。含碳低于 0.2%的马氏体在200℃以下回火时不发生ε-碳化物沉淀,只有碳的偏聚,而在更高的温度回火则直接分解出渗碳体。
    第二阶段回火(200~300℃)  残留奥氏体转变。回火到200~300℃的温度范围,淬火钢中原来没有完全转变的残留奥氏体,此时将会发生分解,形成贝氏体组织。在中碳和高碳钢中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含碳低于 0.4%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残留奥氏体量很少,所以这一转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阶段回火(200~350℃) 马氏体分解完成,正方度消失。ε-碳化物转化为渗碳体 (Fe3C)。这一转化是通过 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重新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最初形成的渗碳体和基体保持严格的取向关系。渗碳体往往在ε-碳化物和基体的界面上、马氏体界面上、高碳马氏体片中的孪晶界上和原始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核(图3)。形成的渗碳体开始时呈薄膜状,然后逐渐球化成为颗粒状的Fe3C。
    第四阶段回火(350~700℃) 渗碳体球化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渗碳体从400℃开始球化,600℃以后发生集聚性长大。过程进行中,较小的渗碳体颗粒溶于基体,而将碳输送给选择生长的较大颗粒。位于马氏体晶界和原始奥氏体晶粒间界上的碳化物颗粒球化和长大的速度最快,因为在这些区域扩散容易得多。
    铁素体在350~600℃发生回复过程。此时在低碳和中碳钢中,板条马氏体的板条内和板条界上的位错通过合并和重新排列,使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并形成和原马氏体内板条束密切关联的长条状铁素体晶粒。原始马氏体板条界可保持稳定到600℃;在高碳钢中,针状马氏体内孪晶消失而形成的铁素体,此时也仍然保持其针状形貌。在600~700℃间铁素体内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此后,Fe3C颗粒不断变粗,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
  • Q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A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 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的作用.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机械性能(或称为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零件的设计和选材时的主要依据.外加载荷性质不同(例如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循环载荷等),对金属材料要求的机械性能也将不同.常用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下面将分别讨论各种机械性能.
    1. 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由于载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各种强度间常有一定的联系,使用中一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最基本的强度指标. 
    2. 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3. 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目前生产中测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试的金属材料表面,根据被压入程度来测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维氏硬度(HV)等方法. 
    4. 疲劳 
    前面所讨论的强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性能指标.实际上,许多机器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下工作的,在这种条件下零件会产生疲劳. 
    5. 冲击韧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 Q 碳钢的回火过程

    A
    碳钢的回火过程
    淬火碳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对于各种钢来说都有代表性。回火过程包括马氏体分解,碳化物的析出、转化、聚集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残留奥氏体分解等四类反应。低、中碳钢回火过程中的转变示意地归纳在图1中。根据它们的反应温度,可描述为相互交叠的四个阶段。
    NO1阶段回火(250℃以下) 马氏体在室温是不稳定的,填隙的碳原子可以在马氏体内进行缓慢的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碳偏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开始分解,在中、高碳钢中沉淀出ε-碳化物(图2),马氏体的正方度减小。高碳钢在 50~100℃回火后观察到的硬度增高现象,就是由于ε-碳化物在马氏体中产生沉淀硬化的结果(见脱溶)。ε-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呈狭条状或细棒状,和基体有一定的取向关系。初生的 ε-碳化物很可能和基体保持共格。在250℃回火后,马氏体内仍保持含碳约0.25%。含碳低于 0.2%的马氏体在200℃以下回火时不发生ε-碳化物沉淀,只有碳的偏聚,而在更高的温度回火则直接分解出渗碳体。
    第二阶段回火(200~300℃)  残留奥氏体转变。回火到200~300℃的温度范围,淬火钢中原来没有完全转变的残留奥氏体,此时将会发生分解,形成贝氏体组织。在中碳和高碳钢中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含碳低于 0.4%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残留奥氏体量很少,所以这一转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阶段回火(200~350℃) 马氏体分解完成,正方度消失。ε-碳化物转化为渗碳体 (Fe3C)。这一转化是通过 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重新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最初形成的渗碳体和基体保持严格的取向关系。渗碳体往往在ε-碳化物和基体的界面上、马氏体界面上、高碳马氏体片中的孪晶界上和原始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核(图3)。形成的渗碳体开始时呈薄膜状,然后逐渐球化成为颗粒状的Fe3C。
    第四阶段回火(350~700℃) 渗碳体球化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渗碳体从400℃开始球化,600℃以后发生集聚性长大。过程进行中,较小的渗碳体颗粒溶于基体,而将碳输送给选择生长的较大颗粒。位于马氏体晶界和原始奥氏体晶粒间界上的碳化物颗粒球化和长大的速度最快,因为在这些区域扩散容易得多。
    铁素体在350~600℃发生回复过程。此时在低碳和中碳钢中,板条马氏体的板条内和板条界上的位错通过合并和重新排列,使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并形成和原马氏体内板条束密切关联的长条状铁素体晶粒。原始马氏体板条界可保持稳定到600℃;在高碳钢中,针状马氏体内孪晶消失而形成的铁素体,此时也仍然保持其针状形貌。在600~700℃间铁素体内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此后,Fe3C颗粒不断变粗,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
  • Q 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现状

    A

    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代感应加热电源正朝着大功率,高频化方向发展。这对现代电力电子器件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器件串并联的方式,但这存在器件之间均流均压闲难的问题,特别是当器件串并联很多时,则需要保证精确的同步信号,以避免器件之间的环流损坏电力电子器件。但在很多情况下这很难精确保证。特别是当串并联器件较多功率等级很大时,它的优良特性可有效地减少逆变桥并联之间的环流,通过参数设计可以均衡各桥的功率分配,降低器件的损耗,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逆变桥并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感应加热电源多桥并联,提高输出功率和可靠性。

    感应加热并联模块环流分析

    LLC谐振负载的优点是有利于感应加热中的多机并联,它不需要在逆变器之间附加任何元件,即使各桥的信号延时角度很大也能保证系统止常工作,抑制各桥之间的环流,调节各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感应加热设备未来特性

    随着感应热处理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程度及电源高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必须加强加热工艺成套装置的开发。同时感应加热系统正向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具有计算机智能接口、远程控制和故障自动诊断,小型化,适合野外作业,高效节能等控制性能的感应加热电源系统正成为未来的发展目标。

  • Q 正火和退火的选择

    A
    退火与正火属于同一类型热处理。在实际生产中,退火与正火的选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从切削加工性考虑
    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包括硬度、切屑脆性、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对刀具的磨损等。一般说来,金属的硬度在170-230HBW范围内,切削性能较好。硬度过高,不但难以加工,而且使刀具很快磨损;硬度过低,切削时易造成粘刀及切屑缠绕,降低刀其寿命,且切削表面粗糙。在一般生产中,低,中碳结构钢以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较为合适,高碳结构钢(如轴承钢)和工具钢则以退火(球化退火)为好。对于合金钢,由于含有合金元素,钢的硬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中碳以上的合金钢常选用退火。
    2.从使用性能考虑
    如果对钢件的性能要求不太高,可采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但如果零件尺寸较大或形状较复杂,正火有可能使零件产生较大的残余力或变形、开裂,这时应选择退火对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必频进行淬火+回火最终热处理零件,从减少变形和开裂的倾向性来说、预备热处理应选用退火。
    3.从经济上考虑
    正火比退火生产周期短,且操作简便。放在可能条件下,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优先考虑以正火代替退火。
  • Q 电磁感应加热

    A
    电磁感应加热,或简称感应加热,是加热导体材料比如金属材料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金属热加工、热处理、焊接和熔化。
    顾名思义,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感应加热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感应线圈,交流电源和工件。根据加热对象不同,可以把线圈制作成不同的形状。线圈和电源相连,电源为线圈提供交变电流,流过线圈的交变电流产生一个通过工件的交变磁场,该磁场使工件产生涡流来加热。
  • Q 碳钢的回火过程

    A
    碳钢的回火过程
    淬火碳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对于各种钢来说都有代表性。回火过程包括马氏体分解,碳化物的析出、转化、聚集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残留奥氏体分解等四类反应。低、中碳钢回火过程中的转变示意地归纳在图1中。根据它们的反应温度,可描述为相互交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回火(250℃以下) 马氏体在室温是不稳定的,填隙的碳原子可以在马氏体内进行缓慢的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碳偏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开始分解,在中、高碳钢中沉淀出ε-碳化物(图2),马氏体的正方度减小。高碳钢在 50~100℃回火后观察到的硬度增高现象,就是由于ε-碳化物在马氏体中产生沉淀硬化的结果(见脱溶)。ε-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呈狭条状或细棒状,和基体有一定的取向关系。初生的 ε-碳化物很可能和基体保持共格。在250℃回火后,马氏体内仍保持含碳约0.25%。含碳低于 0.2%的马氏体在200℃以下回火时不发生ε-碳化物沉淀,只有碳的偏聚,而在更高的温度回火则直接分解出渗碳体。
    第二阶段回火(200~300℃)  残留奥氏体转变。回火到200~300℃的温度范围,淬火钢中原来没有完全转变的残留奥氏体,此时将会发生分解,形成贝氏体组织。在中碳和高碳钢中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含碳低于 0.4%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残留奥氏体量很少,所以这一转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阶段回火(200~350℃) 马氏体分解完成,正方度消失。ε-碳化物转化为渗碳体 (Fe3C)。这一转化是通过 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重新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最初形成的渗碳体和基体保持严格的取向关系。渗碳体往往在ε-碳化物和基体的界面上、马氏体界面上、高碳马氏体片中的孪晶界上和原始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核(图3)。形成的渗碳体开始时呈薄膜状,然后逐渐球化成为颗粒状的Fe3C。
    第四阶段回火(350~700℃) 渗碳体球化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渗碳体从400℃开始球化,600℃以后发生集聚性长大。过程进行中,较小的渗碳体颗粒溶于基体,而将碳输送给选择生长的较大颗粒。位于马氏体晶界和原始奥氏体晶粒间界上的碳化物颗粒球化和长大的速度最快,因为在这些区域扩散容易得多。
    铁素体在350~600℃发生回复过程。此时在低碳和中碳钢中,板条马氏体的板条内和板条界上的位错通过合并和重新排列,使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并形成和原马氏体内板条束密切关联的长条状铁素体晶粒。原始马氏体板条界可保持稳定到600℃;在高碳钢中,针状马氏体内孪晶消失而形成的铁素体,此时也仍然保持其针状形貌。在600~700℃间铁素体内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此后,Fe3C颗粒不断变粗,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
  • Q 如何正确选择退火与正火

    A
    退火与正火属于同一类型热处理。在实际生产中,退火与正火的选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从切削加工性考虑
    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包括硬度、切屑脆性、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对刀具的磨损等。一般说来,金属的硬度在170-230HBW范围内,切削性能较好。硬度过高,不但难以加工,而且使刀具很快磨损;硬度过低,切削时易造成粘刀及切屑缠绕,降低刀其寿命,且切削表面粗糙。在一般生产中,低,中碳结构钢以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较为合适,高碳结构钢(如轴承钢)和工具钢则以退火(球化退火)为好。对于合金钢,由于含有合金元素,钢的硬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中碳以上的合金钢常选用退火。
    2.从使用性能考虑
    如果对钢件的性能要求不太高,可采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但如果零件尺寸较大或形状较复杂,正火有可能使零件产生较大的残余力或变形、开裂,这时应选择退火对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必频进行淬火+回火最终热处理零件,从减少变形和开裂的倾向性来说、预备热处理应选用退火。
    3.从经济上考虑
    正火比退火生产周期短,且操作简便。放在可能条件下,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优先考虑以正火代替退火。
     

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

      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热处理协会会员单位,公司成立伊始,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源动力…
复制权©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07196号-1